二百多歲的書院~鳳儀書院
怎麼來~
在高雄坐捷運是很方便的(以遊客心態來說),景點幾乎出了捷運走一下就會到,官網介紹的二種方的法都走過,不過都是亂走加問人才走到鳳儀書院,隨意走走也是不錯的選擇,有時不經意會發現小景點
第一種:橘線012鳳山站 2號出口→沿光遠路步行→曹公路右轉鳳明街(步行時間:6分)
這種走法,讓我們經過中華夜市(好好吃的地方),發現了平成炮台,看到了整治後的曹公圳,沿著曹公國小的圍牆,還是找不到鳯儀書院,最後問了在地人,才在小巷中發現鳳儀的踪跡
第二種:橘線013大東站 2號出口→沿光遠路步行→鳳山中正路左轉鳳明街(步行時間:8分)
因為我們先逛了大東溼地公園,穿過公園,來到鳳山公所前,很確定鳳儀書院的方向就在前方,走著走著,疑~怎麼還沒看到阿蘭麵店(我確定看到阿蘭就找得到鳳儀),還是去問人,問完才發現只差一個路口,而且時間還太早,阿蘭還沒開門,所以地標沒看到,當然找不到囉!
上次來,臨時入口就設在登雲路前,其實從這張照片也可看到隔壁鄰居的一角~城隍廟的屋簷,來了二次,城隍廟還是沒踏進去;而且高雄的景點開門時間都很晚,圖書館類的十點開門,鳳儀書院十點半才開門,門票處巳經開始售票,入口處的小姐很盡責的十點半才放人參觀!
頭門前的廣場設有"咱來觀古事"的人像群,呈現出百年前鳳山古城的情形,有知縣蒞鳳儀書院,還有鳳山牛墟市集的情景
照壁現僅存右側牆門及左右兩側直櫺窗,門額內外皆題有「登雲路」,對照上面的照片,內外「登雲路」的字體不同;這是由內向外拍,直櫺窗前的汲水器是小孩的最愛。
頭門前的廣場設有鳳山知縣曹謹蒞院群像,重現曹謹前往視導書院教學情形,出巡鳳儀書院的隊伍,除了有師爺隨行,包括迴避牌、肅靜牌及開路大鑼,迎接者則為負責書院營運的董事。坐在馬背上的就是知縣大人,身穿綠衣的是師爺,董事在哪你找得到嗎?
這張就很清楚的看到董事,不過比起半年前,覺得人像們的色彩退了不少,可能要花點銀兩修復
買賣牛隻當時要摸牛齒,看牛齒是否有缺損,不過小孩拍照都學人像把手放進牛嘴,當做被牛咬
這三張是古時鳳山牛墟市集群像,呈現鳳山當時牛墟買賣牛隻。可以看到當時牛市中 買賣牛隻、試牛力及摸齒情形,這張就是試牛力
清代科舉除了文官科舉外,還有武官科舉,武科考試分內外場,在講堂前的廣場呈現的就是武科外場考試,外場依序考馬箭、步箭及技勇(拉硬弓、舞刀及掇石),外場合格再考內場。
武科外場-掇石
武科外場-舞刀
講堂授課群像,真心覺得,百年前的講堂跟現在學生上課情形沒什麼差別,認真的認真,打混的打混。
文昌祠前廣場,這兒的文昌君是從全台首學-台南孔廟分香回來的,真的有香火,每次來這還是要請文昌君照顧一下 。
修復書院時,修復團隊在牆面上發現之前建築工人所留的打油詩
這區有1890年代鳳山城立體模型、雙城古道地圖、古今街道套疊、書院碑文、原建築展示構件、以及老照片、原本在此居住居民的老門牌。
另一側則陳列科舉考試用品、八股文介紹、小金榜等物件、以及貢院號舍的體驗,更有百年前陞官圖的常民大富翁,可以充分體驗「一舉成名天下知」的辛苦歷程。
這個小金榜原本是要給皇帝看的,仔細看過一遍,狀元名字不認識,倒是看到二個歷史課本出現的名字~李鴻章和沈葆楨
後記:鳳儀書院雖然是個小景點,花個時間仔細看看建築之美和歷史文物,跟小孩解說科舉,模仿人像拍照,用不同的方式認識鳳山古城也是不錯的選擇